從自由流浪到穩健投資:一段人生與理財的對話

 

年輕時的浪漫夢想


年輕的時候,我也曾經有過那種浪漫情懷——想成為一個城市的漂流者。那是個沒什麼煩惱的時光,一種被文學和藝術輕輕推動的衝動。我讀三毛,幻想著撒哈拉的孤獨和自由;讀村上春樹,在深夜的公車上找尋不存在的出口。我當時覺得流浪就像是生活的一場實驗、一場遊戲、一段讓靈魂沉澱的旅程。只要我願意,我隨時可以回到「正常生活」——這種來去自如的餘裕,正是我心靈自由漫遊的條件。


實踐浪漫的經歷


這份情懷,直到有次北部出差時,才真正實現。那次出差,我特地多請了幾天假,想體驗一下文學中那種背包客的浪漫。我第一天住在五星級大飯店,因為公事需要。那裏的奢華和安逸,讓我覺得一切都能掌控在手中。接下來兩天,我選擇住進一間背包客旅店。那裏簡陋、便宜,甚至有點不方便,但卻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自由感。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住在同一個空間,大家聊著天,聽著每個人獨特的故事,感覺自己真的變成了那個無拘無束的流浪者。


流浪背後的真實


那段時間讓我體會到了流浪背後的真實感。它不再只是文學中的美好敘述,而是完全交給那種無計劃、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。或許對很多人來說,這樣的生活只是短暫的,但對我來說,它成了一次深刻的生命反思,提醒我:真正的自由,不是擁有一切,而是能放下所有,隨時準備回到「正常生活」的選擇。


從浪漫到現實的轉折


後來,有次清明連假早晨,我坐在住家附近的超商喝咖啡,看到一對年輕男女,連續幾天都趴睡在桌子上。他們看起來又累又依偎在一起,剛開始我以為這是現代版的梁祝浪漫故事,但看了好幾天後,我發現他們其實散發出一種無奈的氣息。那不再是流浪,而是流落;不再是選擇,而是無路可退。


那一刻,我突然意識到——安貧樂道,對有退路的人來說是一種奢侈;而真正的貧困,是根本沒有選擇的悲劇。


重新思考理財的價值


當人生只能被動承受時,哲學和美德就不再是選擇,而是默默的忍耐。這次現實的撞擊,也讓我重新思考理財的價值。人生的安全感,其實來自於「選擇權」的存在。而投資,根本上就是一場讓我們未來仍然擁有選擇權的行動。


穩健投資帶來的自由


我曾經走過浮誇的路,買過熱門股、追過網紅基金,也對技術分析深信不疑。但最終我發現,能讓我在人生中買回「自由」的,其實是一種穩健的投資方式,能夠穩定創造現金流——就像過去人們買房收租,我選擇了高股息ETF和市場型ETF的組合投資策略。


高股息ETF就像一口口井,持續產水,讓我可以在退休後不愁生活;而市場型ETF則像是一片無邊的草原,雖然時不時起伏,但長期來看,能穩步增長,保證未來保值。


從選擇到長久的生存


我也理解市場的風險,也明白時間對我來說越來越有限——我不再是那個可以用時間換機會的年輕人。我現在要的,不是短暫的勝利,而是長久的生存。人生不應該是一場拼命追逐財富的競賽,而是持續在尋找選擇空間的過程。年輕的時候,你可以浪漫地流浪;但年老時,你希望能夠安穩地坐下來。投資,就是從浪跡天涯到安居樂業那條橋。


理財智慧的真諦


如果你問我什麼是最真實的理財智慧?我會告訴你:當你在人生的任何時刻,都還能自由選擇是否「浪漫」,那才是你理財成功的證明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免費的代價

老友的投資價值——從人力資產觀點看退休生活

高配息ETF:破解「左手換右手」迷思,穩定現金流的投資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