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神現象:投資與信仰的交錯
封神現象:投資與信仰的交錯 投資的世界,總有些名字被奉為神明一般,成為人們心中的指引之光。股神巴菲特、投資大師彼得林區,他們的傳奇故事被世人傳頌,成功的案例彷彿神蹟般令人驚嘆。但就像宗教信仰中的聖跡一樣,我們總是選擇性地記住那些光輝時刻,卻鮮少有人願意談論他們犯下的錯誤。 白沙屯媽祖與投資市場的選擇性偏誤 白沙屯媽祖遶境,每年都吸引無數信眾追隨,綿延數公里的隊伍,見證了信仰的力量。人們口耳相傳媽祖顯靈的事蹟,說著某人如何在遶境後病痛痊癒,如何在參與後事業順遂。然而,那些祈求未能實現的信徒,他們的故事,卻從未成為主流話題。這正是行為經濟學中的「選擇性偏誤」(Selection Bias),人們傾向於記住符合自身信仰的事件,而忽視了那些不符合期待的結果。 這種「封神」的現象,在投資市場中同樣明顯。巴菲特成功投資可口可樂、蘋果等公司,被視為經典案例,但他的失敗投資,如德克斯特鞋業,卻往往被忽略。社會學中的「英雄敘事」讓我們對某些人物產生崇拜心理,將他們塑造成無所不能的神話,卻忘記了他們與我們一樣,曾經跌倒過,也曾做出錯誤決策。 確證偏誤:投資人常見的心理陷阱 投資人一旦陷入這種封神的思維,就容易受到「確證偏誤」(Confirmation Bias)的影響,選擇相信那些符合自己觀點的資訊,而忽視相反的證據。許多人熱衷於尋找一套永遠正確的投資方法,或是無條件地跟隨某位投資大師的步伐,卻忽略了市場的不確定性,以及個人投資策略應該因環境而調整的現實。 真正的投資智慧:適應市場變化 投資的智慧,不在於追隨神蹟,而在於理解市場運作的本質。市場並非靜態的,而是如「適應性市場假說」(Adaptive Market Hypothesis)所描述的那樣,不斷變動、演進。真正的投資者,不是膜拜某個股神,而是學會在市場的波動中保持冷靜,理解風險,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前行。 信仰與獨立思考的平衡 信仰有時能帶來力量,但當它成為無法跨越的護城河,只讓我們看到成功,而忽略失敗,那麼這份信仰便成了限制我們成長的枷鎖。無論是信仰媽祖的庇佑,還是追隨投資大師的腳步,最重要的,始終是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。畢竟,真正的掌舵者,永遠是我們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