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 10, 2025的文章

當股市大跌時,心態才是最重要的|從川普32%關稅談起

  川普的32%關稅,台股暴跌三天 最近,川普再次上任後,宣布對台灣某些產品課徵32%關稅,這個消息引發了台股的連續三天暴跌,許多台灣投資人因為融資過重,慘遭斷頭出場,社群裡滿滿的都是「完了、這次真的完了」的悲觀情緒。 然而,也有一群人,對這次下跌反應平淡。帳面上的損失也不小,但他們卻並不慌張,甚至還表示:「跌就跌啊,這種事情市場本來就會發生。」 「富裕太久,便不貪婪」的投資哲學 這讓我不禁想起一句話: 「當一個人富裕太久了,也就不貪婪了。」 這句話聽起來簡單,但其實背後有著深刻的投資哲學。 對於那些「富裕已久」的人來說,他們對股市的起伏、政策的變動早已不再感到焦慮。他們理解,市場的波動是常態,真正的財富自由是「不急」。他們知道,資本增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而是穩健、長期的結果。 巴菲特:穩定與耐心才是投資的核心 拿巴菲特來說,他為什麼能夠在市場的長期波動中依然保持優異的回報? 因為他始終不急,他知道**「急」**是投資中最危險的情緒。他更願意把時間與耐心作為資本的一部分,持續投入長期穩健增長的公司,而不是追逐短期的市場波動。 真正的財富自由,是心理上的自由 這次川普政策的衝擊再次提醒我們,投資不只是錢的遊戲,還是心態的遊戲。 當你進入投資的領域,你的心理狀態將直接影響你的決策。 你是為了快速翻身而投資,還是為了未來的穩定收入而配置資產? 市場大跌時,你是焦慮地加碼攤平,還是冷靜觀察、耐心等待? 這才是關鍵。 股市下跌,心態才是最重要的 股市波動是常態,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面對。當市場不如預期時,保持冷靜與理性,才能避免被情緒牽著走。對那些真正有穩定心態的投資者來說,股市下跌只是資本運作的一部分,而不是絕望的信號。 你在投資的路上,是在「賭命」,還是「為未來鋪路」? 這一點,才是決定你能否走得長遠的關鍵。

市場噪音:如何在波動中穩步前行

  引言:川普改口,市場大起大落 最近,台股的波動再次成為焦點。川普的一句話,從加徵關稅到突然改口,讓台股短短時間內上漲了1600多點。這樣的波動讓不少投資者興奮不已,也讓許多人開始熱衷於短期市場走勢的預測。甚至在辦公室裡,同事們又開始談論如何抓住這波行情,討論著各種不同的投資策略和市場走向。 然而,這種因政治人物言論而引發的波動,其實本質上只是市場噪音的一部分。市場的這些短期波動,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,可能並不值得過多關注。反而,它們可能讓我們偏離原本的投資計劃,做出情緒化的反應。 市場噪音的影響 所謂的市場噪音,其實指的就是那些無關緊要的、基於情緒或短期消息的波動。這些波動看似能夠帶來快速的利潤,但其實是極不穩定且缺乏長期價值支撐的。就像這次川普言論的變動,短短幾天內,市場從恐慌跌至大幅反彈,許多人開始覺得自己可以借此大賺一筆。 但事實上,這樣的波動根本無法反映市場的基本面,也難以預測未來的走勢。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,這些情緒化的波動實際上是干擾我們理性判斷的噪音。如果我們總是被這些短期波動牽著走,最終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,甚至錯失真正的機會。 穩定的投資心態 因此,我的投資策略相對簡單:買跌不買升,並透過穩定建倉的方式,逐步增加持股。具體來說,我會選擇月配息ETF作為建倉的起點,當倉位穩定後,再選擇雙月配息ETF,最後再加入季配息ETF來進行資產配置。這樣的策略有助於減少市場波動對我投資的影響,專注於穩定的現金流和長期的回報。 選擇這些高股息ETF,並非為了追求短期的價差,而是看重它們能夠提供穩定的收益,這正是我長期持有的核心。這樣的操作方法能幫助我避免市場的短期波動,也能保持投資的穩定性。 去除噪音,專注核心 真正的挑戰,是如何在這些市場噪音中保持冷靜。市場每天都有數不清的波動和消息,它們就像風中的沙塵,無法避免地進入我們的視野。但是,作為長期投資者,我們需要學會忽略這些短期的噪音,專注於自己的投資計劃,並將注意力集中在可持續的收益上。 在我看來,市場的波動本來就是常態,關鍵不在於如何預測每一次的漲跌,而是如何建立一個能夠穩定增值的投資組合。我的策略是,透過高股息ETF穩定累積股息收入,並保持長期持有,這樣才能在市場的起伏中穩步前行。 結語 從川普的言論到台股的短期波動,我們可以看到市場的噪音無處不在。這些噪音會讓我們分心,影響我們的判斷。但對於長期...

撐過政治風暴的關鍵,是現金流

  撐過政治風暴的關鍵,是現金流 —— 給這一波重傷投資人的自白 最近這一波台股大跌,我也受傷慘重。 原因很明確,不是經濟出現結構性崩壞,也不是企業營運全面惡化,而是政治。來自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強硬關稅言論,讓市場瞬間恐慌,資金快速撤離、融資斷頭不斷上演,連平常高高在上的投顧與網紅,也忽然變身為「先知」或「心靈導師」,不斷鼓勵大家「要相信未來」、「長期投資才會贏」。 我不否認,那些話語有安撫市場的作用。但這次,我不是聽故事的觀眾,而是跌在場上的人。 跌得痛,卻沒有被掃出場,因為我靠的是「現金流」在撐。這就是我的核心想法: 只要有現金流或穩定配息的被動收入,就能撐過去。 政治風險不是天災,它會轉彎,會改口,也可能只是談判的籌碼。所以我知道,這一波可以變、會變,也終將過去。我的投資策略從來就不是為了搏一時的行情,而是為了撐過每一次的不確定。 這次受傷了,但我仍站著,靠的不是「信仰」,而是「現金流」。 等風停了,我還會在市場裡,繼續收股息、過生活。

撐過川普風暴:我為什麼堅持現金流投資法

 最近台股重挫,我也和許多人一樣,在這波政治干擾下受傷慘重。 不同的是,我並沒有慌張賣出資產,也沒有急著跟風重壓。因為我知道,這一切不是經濟基本面的崩壞,而是政治事件所引發的短期恐慌。 而我的投資核心,就是:現金流。 一、川普關稅重砲,政治風暴打亂台股節奏 美國前總統川普再度提出對中貿易制裁的強硬政策,引發市場動盪。 台灣作為出口導向經濟體,受影響極大。不少電子、科技與航運類股連日重挫,許多投資人被迫斷頭、融資追繳。 但我們必須釐清:這次不是企業經營出問題,也不是經濟數據崩壞,而是政治變數與投機情緒。這類事件雖殺傷力強,卻非不可逆。 二、現金流是對抗市場不確定性的關鍵 我選擇的是穩定現金流的投資策略,例如: 高股息 ETF(如 0056、00878) 傳產或金融類股的配息收益 REITs、債券型基金等穩健資產 只要資產能穩定產出股利或息收,我就能撐過短期價格波動,而不是被帳面損失嚇退。 三、用理論支撐信念:為什麼不輕易賣出? 1. 有效市場假說(EMH) 價格已反映所有資訊,預測市場走勢毫無意義。過度交易反而導致失誤。 2. 凱因斯的名言 「市場可以長時間不理性,但你不能破產。」穩定現金流讓我能等市場恢復理性。 3. 巴菲特理念 現金流比盈餘真實,資產價值來自於未來穩定現金流,而非帳面價格起伏。 四、結語:只要現金流還在,就不怕股市震盪 我不是沒受傷,而是選擇相信自己的資產配置。 政治風暴會來也會走,但能夠「活著」看見行情回升的人,才是市場的真正贏家。 只要有現金流,生活照過,投資繼續。 我相信,風暴過後,仍會有陽光。

市場總會遇到倒楣事,關鍵是你怎麼應對

  最近台股真的像坐雲霄飛車,一下跌兩千多點,接著又連跌一千多點,結果今天又突然漲了一千六百點。消息來源不外乎又是川普,先是說要全面加關稅,搞得市場人心惶惶,結果後來又說要延後90天,市場立刻大反彈。這種走勢說真的,連資深投資人都很難不被帶著跑。 但這正是我要講的重點:市場就是這樣,總是有倒楣事發生。 從以前的貿易戰、升息、戰爭,到最近的地緣政治風險,市場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「出事」。我們如果每次都想靠消息面去抓波段,基本上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很危險的位置上。 其實很多研究早就告訴我們了,像「隨機漫步理論」就指出,股市的短期波動根本無法預測,今天漲、明天跌,很可能只是市場情緒的反應,而不是企業基本面的改變。所以你問我為什麼今天大漲?很可能只是因為「大家心情變好了」。 與其每天盯著新聞、追著漲跌跑,我反而覺得,**建立一套你相信的投資邏輯和紀律,比什麼都重要。**像我自己就是採取穩定領息的策略,買進高股息ETF,慢慢累積現金流,目的是讓未來退休生活有穩定的收入,而不是靠猜行情賺價差。 這樣的做法聽起來不刺激,也不會讓人一夕致富,但它的好處是:當市場又遇到倒楣事時,你不會慌,也不用賣在低點。 說穿了,市場會跌不是因為你運氣差,而是因為這本來就是市場的一部分。重點是你要不要每次都被它帶著走?還是你能有自己的節奏,淡定面對波動? 投資真的不是比誰會看新聞,而是誰能撐得久、誰有紀律、誰能抗住雜音。

市場總會出事,但你不該每次都跟著慌

 「 市場總會出事,但你不該每次 都跟著慌」——用理性與紀律面 對投資的隨機波動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很多人最近都在關注的話題:台股這幾天的震盪到底怎麼回事?跌兩三千點又突然大漲一千六百點,很多人都快被嚇壞了。 我想說的是:這不是意外,這就是市場的日常。 【市場亂象的反思】 像這次,一開始是川普喊出要全面加關稅,結果市場恐慌,連跌好幾天。後來他又改口說要延後90天,市場立刻反彈。 很多人都會想:「啊早知道昨天買了,今天就賺翻了。」但說實話,如果連美國總統都會一日三變,我們真的有辦法預測市場嗎? 【投資理論輔助:隨機漫步】 其實這就讓我想到一個投資理論,叫做「隨機漫步理論」。它講的很簡單:市場短期的漲跌是隨機的,就像一個醉漢在街上亂走,你根本猜不到他下一步會往哪裡走。 意思就是:今天台股漲,是不是因為什麼基本面改善?很可能不是,只是市場情緒在起伏。 【市場總是有倒楣事】 說真的,市場裡「倒楣事」從來沒少過。升息、通膨、戰爭、病毒、政治風險……這些事永遠都在,只是每次主角換人而已。你看現在是關稅,明天可能又是中東局勢、AI泡沫之類的。 如果每次遇到這種事就想要全身而退,那你可能一輩子都沒辦法投資。 【回到本質:穩定現金流與紀律】 所以我的做法很簡單:我不預測行情,我只做兩件事——穩定現金流,堅守紀律。 我投資高股息ETF,目的是每年領配息來cover生活費。我不要求短期的爆發力,我要的是長期的穩定感。因為我知道我不是神,我猜不到市場,但我可以控制自己的資產配置、風險承受度,以及我的生活節奏。 【結論】 投資市場不是看誰眼光準,而是看誰 撐得住。 所以,下次再看到市場大漲大跌,不要急著追高殺低。問問自己:你有沒有一套穩定的策略?你能不能面對市場的隨機波動,依然照原來的計畫前進? 這才是真正能讓你走得長久的投資態度。

劇烈波動的股市,是恐懼與貪婪交織的舞台

  這幾天的台股就像一場驚心動魄的雲霄飛車。 星期一大跌兩千多點,接著星期二、三又各跌一千多點。市場陷入恐慌,新聞標題紛紛指向川普再度掀起關稅風暴,向全世界提高關稅,引起全球市場劇烈震盪。各國股市表現慘淡,台股也難以倖免。 但讓人錯愕的是,川普一聲令下宣佈「關稅延後90天」,市場風向立刻大轉彎。今天台股竟然大漲一千六百多點,一夜之間從絕望轉為狂喜。 這一連串快速反轉的劇情,不禁讓我重新思考投資理財的本質。 市場不是理性的,而是情緒化的 這些劇烈的漲跌,不是因為企業基本面在幾天內出現劇變,而是市場情緒如浪潮般翻騰。恐懼一來,什麼都賣;樂觀回歸,又搶著買回來。 這正印證了「隨機漫步理論」的核心觀點:股價變動是不可預測的,其走勢如同醉漢在路上的隨機行走,無法透過技術分析或消息判斷出未來的方向。 短期價格的波動,多半反映的是市場參與者的情緒、預期與突發新聞,而非企業真正的價值。 市場總會遇到倒楣事,這是常態,不是意外 每隔一段時間,市場就會遇到一場新的「倒楣事」。 貿易戰、升息、通膨、疫情、地緣政治、突發政令……這些不確定性從未離開,只是換了不同的名字輪番上場。 與其說「又出事了」,不如說這本就是市場的本質:波動永遠存在,風險從未缺席。 真正該問的,不是「接下來還會不會跌」,而是「我的投資策略是否足夠堅固、能否承受這些必然出現的震盪?」 耐心與紀律,才是穿越風暴的護身符 我逐漸明白:真正的風險,不是股價的上下波動,而是我們在波動中失去了判斷力與信念。 如果我們的投資策略是基於穩健的資產配置、長期的現金流設計(如高股息ETF、穩定配息的資產),那麼每天看盤只會徒增煩惱。 隨機漫步理論也提醒我們:既然無法預測短期走勢,那麼與其追高殺低,不如建立一套紀律的長期投資方法,反而更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報酬與穩定的心境。 政治消息會過去,現金流才是永續 川普的聲音很大,但不可能每天主宰市場。 政經消息總會起起落落,唯有「穩定的股息收入」、「健康的資產配置」、「合理的生活預算」,才能真正支撐退休後的平靜人生。 結語:投資,是面對自己內心的修煉 這一波的行情教會我: 股市不是要我們天天猜高低,而是提醒我們,投資是一場對抗人性的修行。當他人恐慌時,我們不必跟著起舞;當市場瘋狂時,我們也該冷靜思考。 市場會跌,不是因為你運氣不好,而是這本來就會發生。 隨機的市場,需要穩定的心態。 不動如山,...

諸神退隱,眾生遍尋彼岸——投資世界的啟示

 當代社會,技術取代神話,人類自居世界中心,「諸神退隱」。然而,眾生遠離神祇後,內心卻未因此得安,反而更徬徨,渴望抵達那象徵安穩的「彼岸」。 在投資的世界中,這一切何其相似。 諸神退隱:權威的幻滅 曾幾何時,財經網紅、投資名師、基金經理人是無數投資者的「神明」,以數據與話術為信仰,指引人們趨吉避凶。但當市場一次次打破預言,神的話語開始崩解,信仰動搖,投資者只剩孤身於戰場之中,面對風險與不確定性。 遍尋彼岸:財務自由的幻象 財務自由,是投資者心中那片彼岸。然而,市場變幻無常,機會與風險共生,焦慮從未真正遠離。無論短線搏擊或長期持有,人們總在波動中徘徊,期待一個穩定的出口。 彼岸何在? 當諸神退隱、眾生無依,真正的安穩或許不在市場的盡頭,而在於心境的轉化。 投資的成熟,不是掌握了預測未來的能力,而是培養出看淡漲跌的心。建立現金流、理解無常、堅守策略,不盲信權威,也不迷信直覺。當內心不再為貪婪與恐懼所牽引,彼岸也許就在腳下。

諸神已遠,彼岸何尋——投資路上的迷惘與安定

 諸神已遠,彼岸何尋——一個投資人的自白 今日偶然走進一場攝影展,主題是「諸神與眾生」。展牆上有一行文字,竟如潮水般湧入心中,激起陣陣漣漪: 「人類進入『現代』之後,人成為世界的中心,並透過『技術』觀看世界,而使諸神退隱。然而遠離諸神的眾生,即使文明進步,內心卻仍難覓安身之所,遍尋不得『彼岸』。」 站在那裡,久久無法移動腳步。這段話,不正像極了投資的世界? 諸神退隱後,世界仍無安定 曾幾何時,財經網紅、基金經理、理財專員,宛如市場中的神祇,站在金光閃閃的舞台上,高舉話語權。他們口中吐出的每一個數字、每一條趨勢分析,都像神諭般令人信服。人們蜂擁而至,渴望從他們手中獲取指引,彷彿只要緊跟腳步,便能踏上通往財務自由的坦途。 但時代變了,網路讓資訊流通,市場的面紗被一層層揭開。投資人不再盲目崇拜「諸神」,而是開始憑藉技術、自學理論、分析數據,以為這樣便能看清市場的真相。 然而,諸神退隱之後,我們真的找到方向了嗎? 資訊的爆炸並未帶來真正的自由,反而讓人更感焦慮。今天一個財經專家說要「存股」,明天另一個理論家鼓吹「主動交易」,後天市場新聞又讓人懷疑該不該「空手觀望」。我們在這些聲音之間來回擺盪,像漂泊在海上的浮木,試圖尋找一塊能夠立足的陸地。 彼岸,究竟在哪? 投資這條路,我走過許多彎路,讀過無數理財書籍,試過技術分析、價值投資、ETF被動投資,也曾受市場波動驚擾,夜不能寐。我以為,只要找到「正確的方法」,便能從此高枕無憂;以為只要累積夠多財富,就能換得內心的安穩。 但現實卻告訴我,市場無法被預測,財富無法保證安全感。即便手握再多數據、分析再精準,也無法躲過黑天鵝的襲擊,無法改變人性在貪婪與恐懼間擺盪的本質。 於是,我開始思考,投資的終點,究竟是財富,還是內心的安定? 安身立命,財務自由的真諦 攝影展那句話說,眾生「難覓安身之所」,遍尋不得「彼岸」。或許,我們一直以為彼岸是一個確切的地方——一個資產數字達標的瞬間,一個股價翻倍的時刻,一個不再需要工作的年齡。但其實,彼岸並非遙遠的彼方,而是當下能夠安心生活的狀態。 對我而言,高股息投資就是這樣的一種選擇。它不求短期暴利,不追市場的起落,而是建立一個穩定的現金流,使生活不再受市場風暴的擺佈。我不再幻想靠一筆投機致富,而是選擇讓股息如同涓涓細流,長久滋養我的生活。這樣的方式,或許無法讓人一夕致富,卻能讓人無懼市場變遷,擁有...

諸神退隱,眾生遍尋彼岸——投資世界的啟示

 人類進入現代社會後,成為世界的中心,透過技術觀看世界,從而使諸神退隱。然而,遠離諸神的眾生,即便文明進步,內心卻依然難覓安身之所,遍尋不得「彼岸」。 在投資的世界裡,這種景象何其相似。 諸神退隱:財經權威的光環與幻滅 市場的浪潮中,財經網紅、投資專家、基金經理人等各類權威人物,曾經是眾多投資人的指引者。他們以專業的話術、精準的數據、看似深刻的市場分析,成為投資者心中的「諸神」,指引著眾生如何避開風險、掌握趨勢,甚至獲取財富自由。 然而,當投資者一次次親身經歷市場的起伏,發現「神的話語」並不總是靈驗,甚至往往與現實脫節時,信仰開始動搖。財經權威的話語,究竟是智慧的指引,還是市場遊戲的一部分? 諸神退隱,投資者開始迷失。 市場不再是一個可預測、可依賴的神聖法則,而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戰場。過去的信仰崩解後,眾生只能依靠自身,在市場中尋找出路。 眾生遍尋彼岸:財務自由的幻象與現實 投資的終點究竟在哪裡?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,這個終點被稱為「財務自由」。它是無數人追尋的「彼岸」,是遠離市場風暴後的安穩之地。然而,真正到達彼岸的人卻寥寥無幾。 人們相信,如果能掌握正確的方法,累積足夠的資本,就能擺脫財務焦慮,過上無憂的生活。然而,現實是殘酷的——市場總是不斷變化,機會與風險並存,資產的增長往往伴隨著新的不確定性,焦慮也從未真正消失。 有些人寄望於短線交易,希望能憑藉精準的判斷在市場上快速獲利;有些人選擇長期投資,相信時間與複利能帶來穩定的報酬。但無論選擇哪條道路,投資者仍舊在市場的變動中徘徊,期待找到真正的穩定。 市場之外,安穩何尋? 當諸神退隱,眾生無依時,真正的安穩來自何處? 或許,答案不在市場,而在心境。真正的財務自由,不僅僅是擁有足夠的資產,更是擁有對市場變動的淡然心態——不因漲跌而焦慮,不被貪婪與恐懼所驅使。 建立穩定的現金流,而非追求暴利;理解市場的無常,而非期待掌控未來;用合理的策略應對變局,而非盲目追隨權威。這樣的心態,或許才是投資者在市場輪迴中,最接近「彼岸」的方式。 諸神已遠,眾生仍在尋覓彼岸。真正的安穩,也許並不在市場的盡頭,而是在看透市場後的內心平靜。

投資不是戀愛,別讓熱情決定一切

  投資不是談戀愛,別只靠熱情! 投資和戀愛一樣,剛開始總是熱血沸騰,覺得自己眼光獨到,挑中的標的一定是未來的鑽石。可惜,戀愛可能遇人不淑,投資也可能買到地雷股,等你發現時,心碎程度不輸失戀。 有人說:「愛不是熱情,也不是懷念,而是時間讓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」 我說:「投資不是靠熱情,也不是盯著K線圖懷念曾經的高點,而是讓時間發揮魔法,成為財富的一部分。」 短線交易?小心市場讓你變心碎玩家! 很多人剛進股市,幻想自己是下一個巴菲特;但實際操作起來,卻像是在玩「心臟病」──一聽到市場波動就猛按賣單,結果不是追高殺低,就是被主力玩弄,最後才發現:「啊!錢沒了。」 短線交易看起來刺激,但市場的波動比感情變化還快,今天說愛你,明天就跌停給你看。 與其天天為股價起伏心驚膽跳,不如把股市當作養成遊戲,選擇長期持有,等時間把小資產養成大富翁。 長期持有,才是真正的財富密碼 投資其實就像種樹,你總不能剛種下去,就天天拔起來看根長了沒吧?財富需要時間累積,複利效應就像陽光與雨水,給它時間,自然會長成一棵搖錢樹。 看看那些長期投資的人,他們買進後不急著賣,就像買了一間房子當包租公,穩穩收租,而不是天天在那邊量地磚價格、擔心今天少賺幾塊。 投資該融入生活,而不是讓你茶飯不思 投資應該讓生活更輕鬆,而不是讓你每天盯著盤、情緒隨大盤上下波動。你有看過一個人種田時,天天坐在田邊盯著種子發芽的嗎?如果有,那應該是心裡有點問題吧…… 真正的投資高手,不會因為一天的漲跌就欣喜若狂或情緒崩潰,而是像泡茶一樣,靜靜等待時間帶來最醇厚的回報。 結語:財富自由,不是靠運氣,而是靠時間 投資不是熱戀,而是細水長流的陪伴。短線操作像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偶像劇,但主角往往最後賠得連劇本都拿不回來。真正的致富方式,是讓投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用時間累積價值,讓複利替你工作。 所以下次如果有人對你說:「我用短線操作賺了幾十萬!」 請微笑回應:「喔,那你現在還有那些錢嗎?」 記住—— 熱情點燃開端,理性與時間才是致富的歸宿。 長期投資,讓時間創造財富,才是邁向財務自由最穩妥的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