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股災中不倒,就是贏家:我用月配息ETF打造穩定現金流

 「只要在股災之下沒有倒,就是贏。」—— 港邊喝咖啡的朋友這麼說。


【一場咖啡對話,道出理財哲學】

今天台股大跌,我和一位老朋友約在港邊喝咖啡。雖然風吹得有點冷,但我們心情意外平靜。朋友語重心長地說:「只要在股災之下沒有倒,就是贏。」


這句話深得我心。市場從來不缺震盪,真正關鍵是:你是否有一套能在風暴中站穩的投資架構。


【朋友存個股,我靠ETF打造月薪般的現金流】

我的朋友是典型的存股族,挑選長期穩定配息的企業,靠股利生活。他實踐的是所謂的 「股息現金流策略」(Dividend Income Strategy),重視企業經營穩定與現金流可預測性。


而我選擇另一條路:以月配息ETF為核心,打造退休現金流系統。


我的ETF配置是根據每月的配息時程,讓我能夠每月穩定獲得現金流。具體來說,我選擇的ETF分別是:


1:00940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,這檔ETF主要集中在台灣的傳產與價值型高息股票,能在月初提供穩定的配息。


2:00929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,這檔ETF以台灣的科技股為主,適合那些希望從科技成長中獲得穩定回報的投資者,它會在每月中旬配息。


3:00939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,這檔ETF的投資標的包括電子與傳產兩大類型,會在每月月底配發股息,幫我收尾生活費。


此外,我還搭配了兩檔雙月配息的ETF,進一步加強現金流的穩定性:


1:00907 永豐優息存股ETF,這檔ETF的投資策略偏向穩健存股,主要集中在低波動且具持久競爭力的企業,每年配息一次,安排在單數月。


2:00930 永豐ESG低碳高息ETF,這檔ETF則將投資焦點放在環境、社會與治理(ESG)表現優異的企業,它在雙數月配息。


這樣的配置讓我幾乎每10天就能收到一次配息,真正做到「以息養息」,不必憂慮股價的短期波動,穩定的現金流讓我能夠安穩度過退休生活。


【學理支持:用理論強化實務】

1:行為經濟學:穩定現金流有助抗壓

人類對「損失」的痛苦感知遠大於「獲利」的快感(行為經濟學中的 Loss Aversion 理論),這也是許多人在股災中恐慌賣出的原因。而穩定的現金流,正好提供心理安定劑,降低因情緒而做錯決策的機率。


2:現代投資組合理論(Modern Portfolio Theory)

由哈利·馬可維茲提出,強調透過資產多樣化分散風險。我的ETF組合涵蓋了配息時間、產業類型與風格(價值型、成長型、永續型),有助降低整體波動度。


3:現金流投資理論(Cash Flow Investing)

相對於追求資本利得的買低賣高策略,現金流投資人重視穩定配息、長期持有與再投入。這類策略特別適合需要被動收入的退休族或即將退休者。


4:ETF 的制度優勢

根據台灣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(SITCA)2024年統計,高股息ETF的資金流入連續數季穩定成長,反映出投資人對此類工具的認同與接受度。


【小結:投資的重點,不是大賺,而是活得下去】

我不是要一夕致富,也不想當短線英雄。我要的是每個月、每十天,就能領到生活費,一個能讓我從容面對未來的現金流系統。


市場永遠會震盪,但生活不能中斷。這就是我選擇月配息ETF、搭配雙月配ETF,所想實現的理財方式:把退休變成發薪水,而不是靠預測行情維生。


投資不是在跟別人比報酬,而是在跟時間賽跑、與風險共處。只要沒倒,就是贏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免費的代價

老友的投資價值——從人力資產觀點看退休生活

高配息ETF:破解「左手換右手」迷思,穩定現金流的投資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