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理財/樂人生〈第三篇〉 我什麼都沒做,卻覺得自己成長了

 今天的盤勢不大。大盤微漲,幾檔ETF震盪了一下後又回穩了。

我打開看盤軟體,像例行公事一樣掃過手上的標的、殖利率和帳面報酬。

幾秒鐘後,我闔上螢幕,沒有買,也沒有賣。


但奇妙的是,我並不覺得這是浪費時間。


過去我總以為,「投資」就是要動,要操作,要調整,甚至是每天都有些微的決定才算投入。但現在,我開始接受:「什麼都不做」,其實是有力量的。


因為那代表——你有了自己的節奏。


這幾年下來,我越來越知道自己要的不是高報酬,而是低焦慮。

不是當下的高光時刻,而是長期的自在生活。


投資,原來是一場跟自己的和解。

我從恐懼錯過,走到了允許自己靜下來。從急著進場,走到了懂得等待現金流滴答落下的聲音。


有些成長,不靠加法,而是減法。

今天沒做任何操作,但我知道:我對自己更篤定了一點。


記下今天的心情:安靜地守候,也是一種參與市場的方式。


【今日心情K線】:一根沒有太大波動的十字K,像風平浪靜的午後。

【行為筆記】:今天練習「行為上的靜止」,也是面對投資焦慮的練習。

【投資語錄】:「最難的操作,是不操作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免費的代價

老友的投資價值——從人力資產觀點看退休生活

高配息ETF:破解「左手換右手」迷思,穩定現金流的投資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