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時間做朋友:長期投資的不變信念

 市場波動是必經之路,倒楣只是過程


市場每天都在變化,投資路上難免會遇到倒楣事。原本帳面上的獲利,可能在幾天內因為大盤重挫而歸零,那種「眼睜睜看著賺的吐回去」的感覺,遠比單純虧損還讓人難受。


但這正是長期投資的真相:不是一路高歌猛進,而是撐得過風雨後,還能穩穩站著。


理論的支持:市場短期混亂,長期回歸價值

根據隨機漫步理論(Random Walk Theory),短期股價波動多半來自市場情緒、消息與隨機事件,很難準確預測;但長期而言,價格最終會反映企業的基本面。


巴菲特曾說:「短期市場是投票機,長期是秤重機。」這句話提醒我們,只有時間才能衡量真正的價值。



行為經濟學的提醒:面對跌勢,我們更容易犯錯

行為經濟學家 Daniel Kahneman指出,人對損失的感受比對獲利更敏感,稱為**「損失厭惡」**(Loss Aversion)。這種心理會讓人傾向在下跌時過早賣出,錯失反彈與配息的機會。


如果我們原本設定的投資目標是長期現金流,那麼當市場下跌時,反而應該保持理性,甚至考慮逢低加碼。



實際操作:我所持有的高股息ETF

以我目前持有的幾檔高股息ETF為例:


00940、00939:新成立、月配息,吸引力強,但短期震盪也大,需要信念與風險承受力。


00929:科技成分高,殖利率優,波動較大,適合願意承擔成長性與價值兼具的投資人。


00907、00923:選股穩健、殖利率適中,屬於兼顧配息與穩定性的類型,較符合長期現金流布局需求。


這些ETF各有特色,但共同點是:只要資產體質沒問題,下跌就是提供未來現金流的折扣。


結語:與其對抗市場,不如與時間站在一起
**「時間分散風險(Time Diversification)」**告訴我們,持有時間越長,投資報酬的波動越小、成功機率越高。


所以我常提醒自己:不要被短期的倒楣嚇退,因為長期的價值,只有時間能證明。


與其對抗市場,不如學會與時間站在一起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免費的代價

老友的投資價值——從人力資產觀點看退休生活

高配息ETF:破解「左手換右手」迷思,穩定現金流的投資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