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資,從熱戀到沉默——行為金融學的真愛騙局

每個投資人剛進市場時,都像初戀那樣興奮。看到某檔股票大漲,馬上心動不已,恨不得趕快「告白」——手刀下單,一次買滿,生怕錯過這輩子最好的機會。這時候,大腦裡的**確證偏誤(confirmation bias)**開始作祟,只會看到所有支持自己決定的資訊,無論是名嘴喊單,還是網路上的「這股必噴!」分析,都被當作愛情的誓言,深信不疑。


接下來,市場開始震盪,股票不再只漲不跌,甚至某天直接來個-10%。此時,**損失厭惡(loss aversion)發揮作用——明明只是一點回檔,心理壓力卻比賺錢時強烈好幾倍,像極了感情裡的患得患失。有人開始安慰自己:「這只是小吵小鬧,長期一定會好的。」這正是承諾升級偏誤(escalation of commitment)**的典型案例——當發現錯誤時,人們往往不願承認,反而加碼補倉,希望靠「真愛」撐過難關。


然而,市場沒有戀愛濾鏡,真相往往比想像殘酷。當股價持續下探,甚至跌破成本時,投資人的心態從「不怕,長期投資」轉變為「怎麼辦,要不要分手?」到了這一步,**後見之明偏誤(hindsight bias)**開始發作:「早知道就不要買了!」但當初的激情,早已讓人忽略理性分析。


最終,許多投資人選擇沉默,甚至完全退出市場。從熱戀期的狂熱,到分手後的不再提起,這就是投資世界裡最常見的「愛情故事」——燦爛如花,沉默如土。


其實,投資和感情一樣,關鍵不在於激情,而是紀律和理性。如果當初能夠運用資產配置(asset allocation)來分散風險,並遵循有效市場假說(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, EMH),那麼投資人的心境就不會像戀愛腦一樣大起大落。真正的長期投資者,最終會明白——與其追求短期激情,不如穩穩經營一段能陪伴自己一生的投資組合。


畢竟,市場變化無常,唯有冷靜理性,才能在這場愛情騙局裡,找到真正的「白頭到老」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免費的代價

老友的投資價值——從人力資產觀點看退休生活

高配息ETF:破解「左手換右手」迷思,穩定現金流的投資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