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早退休就早退休:把時間留給自己,把健康留給家人
當健康餘命只有短短六年,我們該重新思考什麼才是「值得活的生活」
根據衛福部與國健署的資料,台灣人的平均退休年齡約為62歲,但健康餘命卻僅有約6.5年。這表示大多數人在退休後,只能享受短短幾年的健康人生,接下來多半被病痛纏身、生活品質大幅下降。
這不禁讓我們反思:真正的退休生活,是等老到不能動才開始,還是應該趁還能動、還有夢的時候就展開?
為什麼提早退休,是一種智慧選擇?
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做「選擇性社會情緒理論(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)」,由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 Laura Carstensen 提出。這個理論指出:當人們意識到「時間有限」時,會傾向於重視當下的情感品質、幸福與人際關係,而不是長遠的功利目標。
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在年紀大了之後,開始追求「活得開心、健康」勝過「賺更多錢」。
提早退休,就是在你還擁有體力與選擇權的時候,主動做出對生活品質最有利的安排。
早退休的好處:不只是時間,更是活力與自主
根據醫學研究,「活躍老化(Active Aging)」的關鍵包括:身體活動、社交參與、持續學習與生活自主。而這些條件,在你65歲前比較容易實現,65歲後則容易因健康問題逐漸流失。
選擇提早退休,就有機會:
1:從事規律的戶外活動,像是健走、單車、登山,讓身體維持機能;
2:參與社群、學習新技能、探索興趣,避免陷入退休後的空虛與焦慮;
3:掌握生活節奏,而非被慢性病與醫療行程牽著走。
你是在活著,不是在等病發。
把握人生的黃金尾巴
隨著台灣即將邁入「超高齡社會」,每五人就有一人超過65歲,未來的社會將面對老化、孤獨、健康耗損等問題。如果沒有提前規劃,很可能淪為長照體系裡無力掙扎的一員。
退休不該只是終點,更應該是人生的轉折點——從為別人活,轉向為自己活。
結語:提早為自己而活,是對生命的深刻尊重
提早退休不是逃避責任,而是「對自己負責」。
提早退休不是不想努力,而是「努力過後,選擇好好生活」。
用你最好的時光,去做最想做的事。
把時間留給自己,把健康留給家人,這才是人生最珍貴的投資。
如果您正在考慮退休,或對退休生活有疑問,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們分享您的想法!
延伸閱讀:
從「被需要」到「為自己而活」:退休是一場靈魂的對話 - 4月 22, 2025
能早退,別硬撐 ——學術背書下的快樂退休生存指南 - 4月 23, 2025
上班的隱性成本:當工作成為生活的“副業” - 4月 18, 2025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