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股利養老法】退休靠股息?別笑,經濟學家也會說這招超實用!

你以為靠股息養老是財經YouTuber講爽的?錯錯錯。其實,這套看似樸素又無聊的理財法,背後有學理、有理論、有模型支持——而且全世界不少人真的這樣退休成功!


來,我們用輕鬆的方式,一邊泡茶,一邊來聽點經濟學人的浪漫與現實。



股利養老法,是什麼?

簡單來說,就是:


我不再靠上班賺錢,而是靠資產自己生錢(股息、配息),來支付生活開銷。


這個概念其實不新,早在古代地主時代就有人靠收租過生活,現在只是把房子變成股票或ETF罷了——我們不是包租公,而是股息公!



一、理論支撐一:現代投資組合理論(Modern Portfolio Theory

美國經濟學家馬可維茲(Harry Markowitz)1952年提出這個理論,強調:

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。


高股息ETF正是這個理論的實踐版——它把很多穩定配息的公司包在一包股票裡,讓你:


風險分散(公司倒一家,還有別家撐著)


配息穩定(每年像「養殖紅蟳」一樣,安定出貨)



二、理論支撐二:有效市場假說(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, EMH)

經濟學家尤金·法瑪(Eugene Fama)提出:


所有資訊都已反映在股價上,你想靠買賣差價來擊敗市場?門都沒有!


這就暗示了什麼?

長期持有、領股息,是更有勝算的方式。


與其天天盯盤搞得像腦壓升高,不如老老實實買進高股息ETF、領息過日子,反而比較輕鬆




三、理論支撐三:四個百分比法則(4% Rule)

美國財務規劃師威廉·本根(William Bengen)在1994年提出:「如果你的退休資產每年提領不超過4%,在30年內不會破產。」


換句話說:


如果你能靠股利達到4%收益率,就可以**「靠股利活得下去」**,本金還能慢慢成長!


比如,你有750萬,每年只花30萬(約4%),根本不用碰本金,股息自己幫你「洗衣煮飯帶小孩」——呃,講錯,是養你終老。



四、理論支撐四:FIRE 理念(Financial Independence, Retire Early)

現代年輕人最潮的理財流派——FIRE,就是講:


財務獨立,不靠工作也能活,提早退休當自由人。


其中一種路線就是靠股息現金流過生活。

想像一下:別人朝九晚五上班打卡,你在家數股息——是不是很像人生大逆轉?


那我該怎麼開始?

Step 1:設定目標

問問自己:「我一年要花多少錢過生活?」

再反推所需的本金。例如:


一年花36萬,股息殖利率5%,需要720萬本金


一年花48萬,殖利率6%,則要800萬


簡單吧?比高中的數學模擬考好懂多了。


Step 2:挑穩定配息商品

高股息ETF:0056、00878、00919、00929,這些都是熱門選項


有些搭配REITs(不動產信託)也能增加穩定現金流


記得分散風險,不要All in一檔,除非你想寫歌叫《我的股息一去不回來》。



Step 3:長期投入+不亂賣

買進後就抱住,像養一隻會下金蛋的雞——

它不是寵物,是你的退休金製造機!


結語:不怕慢,只怕不開始

靠股息養老不是夢,也不是一夜暴富的戲碼,它是個慢慢變有錢的計畫。它讓你不用擔心勞保年金會不會被砍、也不怕孩子不養你,因為


你養得起自己,靠的就是那些默默為你打工的股票們。


所以,親愛的朋友們:

與其每天刷股價心驚膽跳,不如開始你的「退休金養殖計畫」,讓股利幫你養老,你只負責微笑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免費的代價

老友的投資價值——從人力資產觀點看退休生活

高配息ETF:破解「左手換右手」迷思,穩定現金流的投資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