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沒看到的那隻猩猩,其實就藏在股災裡——市場噪音下的人性鏡像

 導言:我們到底錯過了什麼?

股市崩盤時,我們總是忙著關注跌了幾%、台積電破了多少、ETF又怎麼樣了。但在這場資訊風暴中,我們有沒有可能,忽略了一些更本質的東西?


這讓我想起一個心理學實驗——一隻被大多數人「看不見」的猩猩。


一隻「明明存在」卻沒人看到的猩猩

實驗中,參與者被要求觀看一段影片,並專心數清楚白衣球隊傳了幾次球。大部分人都很努力數完,但在影片正中央,一隻穿猩猩裝的演員走過、停下、拍胸脯、然後離開——結果超過一半的人完全沒注意到。


為什麼?因為人類的注意力是有限的。一旦專注在某個目標(像是球的數量),其他事物就會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,即使它再明顯。


市場噪音,正是那堆你一直盯著的球

股災期間也是一樣的道理。


投資人每天盯著盤勢、K線、PTT、財經Youtuber、分析師喊話,認真地「數球」,希望預測下一步。但我們越是專注短線波動、越是被社群情緒帶著走,就越可能錯過市場中那隻「真正值得注意的猩猩」:


– 企業的基本面變了嗎?

– 現金流還穩嗎?

– 它是不是本來就適合用來領股息而不是炒波段?


這些長期價值,才是真正的訊息。但你當下根本沒空看,因為你被恐慌與噪音淹沒了。


訊息與噪音的界線,其實是心態的界線

媒體與社群上,大量的「即時資訊」其實只是市場噪音。它們未必錯,但也未必有價值。問題不是資訊太多,而是我們沒有能力分辨什麼該看、什麼該忽略。


噪音讓人焦慮,訊息需要冷靜。而冷靜正是在股災中最稀缺的東西。


股災是一場測驗,看你是否「看見猩猩」

很多人說自己是價值投資者,是長期投資者。但真正的測驗,不是在市場順風順水時,而是當市場恐慌、資產縮水時,你還看不看得見你原本相信的東西?


你看到的是「價格」,還是「價值」?


你聽見的是「噪音」,還是「訊息」?


結語:當下次股災來臨時……

我常提醒自己一句話,也想送給還在市場中的朋友:


「那隻猩猩,一直都在;只是我們沒看到。」


下一次市場大跌時,別只是急著逃難或聽人喊空,試著多留一點心神給那些真正該被關注的訊息,也許你會發現:投資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,而是我們選擇忽略了什麼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免費的代價

老友的投資價值——從人力資產觀點看退休生活

高配息ETF:破解「左手換右手」迷思,穩定現金流的投資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