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時的一杯咖啡,勝過老來的存款

夜裡的咖啡館,年輕人圍坐在便利商店的座位區,手中捧著一杯熱咖啡,談論著最近的趣事,聊著夢想,也抱怨著生活的無奈。這一幕,或許在某些媒體的筆下,會被描繪成「精緻窮」的縮影——收入不高,卻不願存錢,沉浸於小確幸中,看不清未來的危機。


可是,坐在星巴克的那位老先生呢?他點了一杯黑咖啡,靜靜地望著窗外。過去幾十年,他謹慎理財,省吃儉用,把每一分錢都存下來,確保退休後的生活無憂。只是,如今他獨自坐在這裡,回憶著年輕時沒能參加的旅行,沒能與朋友盡情暢談的夜晚,沒能隨心所欲地過一次只為自己的生活。


我們習慣用「存錢」來衡量一個人是否負責任,卻忘了,人生的價值從來不只是一個銀行帳戶的數字。


錢是留給未來,還是留給老去的自己

「年輕人該存錢,該為未來打算,該買房、該理財,不然老了怎麼辦?」這是社會對年輕人的期待。


可是,未來一定要建立在犧牲當下的快樂上嗎?如果今天的自己過得並不好,那麼我們努力存下的錢,究竟是給誰用的?


有些人選擇把錢花在學習上,拓展視野,認識世界,培養更好的自己;有些人選擇與朋友相聚,建立深厚的關係,讓自己的生命充滿溫度;也有人選擇偶爾買件自己喜歡的衣服、品嚐一頓美食,讓辛苦的日子多一點值得回味的時刻。


這些選擇,並不是揮霍,也不是逃避未來,而是讓未來的自己不會後悔。


媒體的一刀切,忽略了選擇背後的真實

媒體總愛說:「年輕人不買房,卻天天喝咖啡;不願存錢,卻迷戀旅行;薪水不高,卻愛買潮流商品。」但這些報導,真的看清了年輕人的內心嗎?


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個人走路,不會馬上假設他是因為沒錢搭車,因為他可能只是想散步、運動、享受街景。同樣的,看到年輕人選擇生活方式,也不能輕易貼上精緻窮的標籤,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與理由。


有些人存錢,是為了讓未來的自己安心;有些人選擇花錢,則是為了讓當下的自己快樂、成長、體驗人生。這兩種選擇,並沒有對錯之分。


存錢很重要,但比存錢更重要的是讓自己值得更多

00集團董事長曾說:「薪水在五萬元以下,不要存錢,去吃吃、去喝喝、看看世界,多交朋友。」這句話的核心並不是鼓勵浪費,而是提醒我們,與其在低薪時代辛苦存錢,不如先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。


過去的社會,只要努力工作,存錢買房,退休後就能過上穩定的生活。但現在的時代不同了,房價高得令人望而卻步,薪資增長趕不上物價上漲,存款的利息永遠追不上通膨的速度。與其困在這種無解的焦慮中,不如用更積極的方式去經營人生。


也許,年輕時的一杯咖啡,勝過老來的存款。因為它裝載著朋友的笑聲、對未來的憧憬,以及對人生的熱情。比起獨自坐在高級咖啡廳裡嘆息時光流逝,不如趁年輕時,好好體驗這個世界,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味。


最好的生活方式,不是只為未來存錢,也不是只為當下享樂,而是讓自己擁有選擇的自由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免費的代價

老友的投資價值——從人力資產觀點看退休生活

高配息ETF:破解「左手換右手」迷思,穩定現金流的投資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