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風險到現金流的50+人生/第二篇

 

第二篇:退休不能只靠存錢──現金流,才是真正的安全感


「我存了幾百萬,應該夠退休了吧?」


這句話我以前也常對自己說。但真的到了退休的門口,才發現──錢存得再多,只要沒有穩定現金流,日子還是會讓人不安。


一、不是沒錢花,而是不敢花

我們這一代人,多半存錢有一套。但進入退休生活後,很多人都碰到一個困境:不敢花錢。不是沒錢,而是沒有每月進帳的安全感。


比方說,有次朋友揪我去越南玩,團費快四萬,我一聽就搖頭──不是我不想玩,而是我知道:這四萬花下去,短時間內回不來,會讓我整個月都心慌。


後來我才體悟:「退休後最需要的,不是一大筆錢,而是一條穩定的現金流。」


二、真正的財務安全感,是「每年都進來的錢」

我有一位國中同學,從年輕就在工廠打拼,跟他老公一樣拿最低工資。沒有名牌、沒有豪宅,但他們夫妻兩人很有紀律,每年都存錢,買的也不是什麼新潮股票,而是老老實實地投入「台塑四寶」。


從三十幾歲開始投資,一直沒賣過。到五十多歲工廠關門、兩人被迫提前退休時,光是這些股票的股息,就夠他們兩人安穩過日子,還能扶養兩個孩子、買下一間自己的房子。


他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:


「我們這輩子賺的不多,但每年都看得到這些錢乖乖進來,我們不怕沒工作。」


這不是什麼高明的投資技術,而是一種簡單又持續的現金流思維。


三、現金流,是退休人生的地基

回頭看看自己,我也是從一開始盲目跟風買熱門股,總幻想一夕翻身,到後來跌跌撞撞,才開始轉向重視配息的ETF與穩定現金流產品。


以前看財經書會跳過「股息殖利率」那幾章,總覺得那是老人才看的東西。直到自己真正老了,才明白,「領得到錢」比「帳面增值」更重要。


你可能會問:現在才開始準備,會不會太晚?


永遠不嫌晚。

重點是:


#要轉換思維,不再只靠資產總額來決定退休條件;


#要設計出每月都有錢進來的模式;


#要能讓生活,不靠賣股票、賣房子也能過得去。


結語


退休,不是存到「夠用」的數字,而是打造「源源不絕」的現金流。

那位靠台塑四寶過日子的同學,不靠財經名嘴、不追熱門標的,但他做對了一件事──用耐心建立了穩定的生活現金流。


如果您正在規劃退休財務,或對投資理財與退休生活有任何疑問,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們交流您的看法與經驗!」

延伸閱讀: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免費的代價

老友的投資價值——從人力資產觀點看退休生活

高配息ETF:破解「左手換右手」迷思,穩定現金流的投資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