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了50歲才懂:「賺多不如領得穩」——懂的才碰,才是王道(理論加強版)
✍️ 作者:50歲退休練習生|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
一、退休理財鐵律:不懂的,不要碰!
年輕時,我們敢衝敢拼,什麼熱門就追什麼。朋友說比特幣會翻倍,權證可以秒賺一台車,我們也心動跟風。 但當年紀漸長,心臟跳得沒那麼穩了,才終於明白——
這些高風險操作,不是退休族該玩的「人生下半場活動」,而是睡不著的風險試煉。
二、行為經濟學早就提醒我們了
行為經濟學大師康納曼(Daniel Kahneman)曾說:
「人類在面對不確定性時,常常高估自己的判斷力,低估潛在風險。」
這也就是著名的過度自信偏誤(Overconfidence Bias)。
退休後還靠聽人說、看網紅推就下單,只能說是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」。
再來聽聽巴菲特的老搭檔查理·蒙格怎麼說:
「你不需要在每個領域都打擊率100%,只要在你理解的地方,不犯錯就好。」
三、退休理財的四字箴言:「熟、穩、簡、領」
我們不是來賭明天的科技股爆發,也不是追夢少年要翻倍報酬,我們需要的是:能安穩過日子的現金流。以下四字箴言,是我走過風雨才悟出的:
1️⃣ 熟:熟悉的商品才是你的武器
ETF、定存、儲蓄保單,如果你了解,就多花時間研究它們。
不熟的商品,就別碰。別因為朋友說美國REIT賺翻了就進場,
你可能連美國通膨怎麼走都搞不清楚。
2️⃣ 穩:報酬穩定才睡得著
10%報酬聽起來很香,但如果報酬像雲霄飛車,那叫刺激,不叫安穩。
穩定的4~6%,才是能陪你長長久久的選擇。
3️⃣ 簡:簡單才能看得懂、判斷清
ETF、債券、年金、股息股,這些規則清楚、制度透明,
比那些你看不懂的結構型商品安全得多。
4️⃣ 領:能穩定領現金才是王道
退休後最需要的是定期補貼生活的現金來源。
一檔好商品,不一定要會飛天,但一定要能每月(或每季)穩定配息。
四、小心你不是金融玩家,只是「退休領主」
別誤以為自己是在「操作資產」,實際上你可能只是被割的韭菜。
你不會開飛機,就不要坐駕駛艙。你不懂金融操作,就別碰那些機關重重的商品。
退休後,你不再是冒險家,而是需要「穩定領薪水」的領主。
守住現金流,才是你的本分與勝利。
五、結語:武俠小說看看就好,不必親自上山練功
那些一夜暴富、翻倍資產的故事,看看就好。退休後的你,不需要打敗大盤,
只要守好自己的帳戶,定期穩定領現金,就已經是人生贏家。
💡送給每一位即將或已經退休的朋友一句話:
「退休不是不再奮鬥,而是只為穩穩領現金而活。」
不懂的就閃,別讓退休金變成別人的財富自由。
你的人生,該由你自己穩穩主宰。
留言
張貼留言